区块链技术或成疫苗造假克星,靠不可篡改特性,搭建疫苗溯源系统
OK区块链工程院负责人表示,这个方案主要着眼于疫苗溯源。溯源的商业指向早见于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发展到现在的阶段,溯源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简单讲,溯源就是一种可以对产品进行正向、逆向、不定向追踪的生产控制系统,适用于任何产品。 中国国内市场上,追溯系统更多的应用在一些价格较昂贵的商品上以及食品上,通过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商品从原辅料采购环节、产品 生产环节、仓储环节、销售环节和服务环节的周期管理,实现“安全可预警、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认定、产品可召回”的功能。 此次疫苗事件再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一些饱受诟病却又难以疗治的行业和社会暗角:关键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制假劣产品风险及成本过低:溯源机制不完整,难追责等。 “技术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善与恶、贪与廉这些关乎人性的问题。但哪怕仅只亮起一盏烛光,也能驱散一方黑暗。基于区块链不可篡改、数据完整可追溯,以及时间戳的特征及功能,是完全可以杜绝假冒疫苗问题的。而完整的溯源链,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管效能,更能加大制伪制劣者的制伪潜在成本和现实风险。”OK区块链工程院负责人如是说。 对于眼下区块链技术尚不能有效遏止伪劣疫苗问题,该方案技术团队工程师表示,在实际操作中,方案是可以根据需求逐步升级的。如对冷链的温度,就可以在冷库和冷藏车内安装传感器,温度不合适,便不生成能上链的数据。再如,生产环节也装上类似物联网应用中的传感装置,当疫苗生产中关键原料的计量或纯度不达标时,也会出现错误数据而引发监管干预。当然,制假者也能在数据上造假,但那就超出了技术层面的范畴,是作恶的问题了,那时这些作恶者面对的会是监管的出手,法律的严惩和民众的唾弃。 (编辑:源码门户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