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我们的愿景是将FB 所提供的核心内容——身份和联系,扩展到第三方应用程序。从这个角度看,愿景实现了。”
请注意关键词:“从这个角度看”。
显然,罗斯的解释违背了小扎在首届F8 大会上所描述的初心。或者换句话说,FB 对开发人员的真正希望是:做那些能够有益拓展FB 核心功能的应用,且不要威胁到FB 本体的安全。
虽然Facebook 平台最终没能成功,但这似乎也不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如何客观描述这次尝试呢?大概是这样:
“他们瞄准了火星,但最后登上了月球。”
FB 平台化失败的后续影响
在Facebook 进行大规模“整改”后,绝大多数的第三方应用用户数据暴跌。比如,Viddy 从3500 万月活的巅峰跌至50 万,LinkedIn 的竞争对手BranchOut 从3900 万月活暴跌至仅仅10 万。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Facebook 动动手指,剥夺了他们给用户发送通知的能力。
对第三方应用们来说,FB 的变化无常最终导致一地鸡毛。数十亿风投资金打了水漂,近百亿的公司估值也随之崩塌。
我觉得另一个有意思的角度是,这一切对FB 本身有什么影响?
第一,FB 其实有自己的对冲手段,即平台化之外的Plan B。有力证据就是发生在平台化改革同期的收购案:Parakey。
换句话说,平台化改革只是FB 补足自己、建造护城河的策略之一,即便失败,它还是能靠收购来为自己续命。
请注意,这时候是社交网络远未走到终局的2007 年,FB 已经完成了自己第一笔对外收购。
第二,短期影响,公司估值下降。
2007 年10 月,FB 用户量攀升至5 千万,不仅推出了Platform 移动版,还和微软达成了广告业务的合作。
与此同时,它接受了微软的一笔投资,当时平台化改革如火如荼,FB 估值$150 亿。
而到了2009 年5 月,FB 再次拿到$2 亿的preferred stock 投资,这时候平台化的故事逐渐被证伪,FB 估值$100 亿。
是的,缩水三分之一。
第三,长期影响,FB 平台化梦碎,对新产品和市场深感不安,也许才导致后来的过分敏感,以及变本加厉的抄袭(站在商业角度不一定算错)。
以及,就算抄也抄不回来,那就买,用外部产品来补全自己社交帝国版图。
代表事件有两个,FB 收购Instagram,以及对Snapchat 的抄袭。
先谈对Ins 的收购案。按照惯例,一笔收购交易敲定前,双方都会聘请大批律师和银行家研究细则,这一过程通常会耗时数日甚至数周。
但对于这笔Facebook 创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交易,公司董事会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
直到扎克伯格用了三天时间和Instagram CEO 凯文·希斯特罗姆完成谈判,交易确认无误,FB 董事们才通过邮件获悉此事。
还有一个细节,以往FB 的并购大多是为了网罗人才。一旦扎克伯格物色到可用之才,他通常会指派其他员工负责交易细节。
但这一次,他选择亲自挂帅。
至于Snapchat 故事,众所周知,其Stories 功能令人眼红。而FB 做了什么?他们不仅抄了,而且往核心产品里抄了四次:
Snapchat 于2013 年10 月推出Stories;
Instagram 于2016 年8 月推出Stories;
WhatsApp 于2017 年2 月推出Status,包含类似Stories 的功能;
Messenger 于2017 年3 月推出Messenger Day,堪称Stories 翻版;
Messenger Day 发布后没几周,Facebook 顺势在主App 上线Stories。
在Facebook 成立10 周年之际,它向所有员工赠送了一份礼物,旨在向新员工解释公司的使命、历史和文化。这份礼物把多年来关于公司的线上线下有价值的讨论都囊括进去,被称为“小红书”。
我觉得里面有一页讲透了Facebook 关于产品策略的核心方法。

FB 根据自己30 年的长期目标,会每6 个月不断重新评估战略和执行情况,以保证短期内计划合理,长期重点保持不变。
所以,为什么FB 善于、敢于、专注于从Snapchat 抄袭,且一抄就抄了四次?
只要是消费者喜欢的、需要的,他们就会做。
FB 真正理解一个道理:对于任何想活得够久的公司来说,总会在某个时间段出错,以至于必须通过抄袭才能重新回到游戏中。
毕竟使用产品的人才是第一位的。
顺道说一句,Instagram Stories 功能上线不过半年,日活轻松超越Snapchat。

我还看过一个好玩的事,算是大公司开天眼的一种姿势。据说Facebook 之前收购了一个做VPN app 的公司,它以上帝视角来监控用户流量:Whatsapp 火了,收购;Meerkat 火了,上视频直播。
可以算得上一种“春江水暖鸭先知”。
微信往何处去?
1、字节跳动的朱时雨老师在那篇经典的“三分之一即是全程”中写道:
(编辑:源码门户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