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热引发的生死劫,困境之中的孵化器离泡沫破灭有多远?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北京】10月15日报道(文/竹子) 2016年2月,临近春节,本来应该充满了喜悦。然而在地库孵化器的创始人杨炳龙看来,却毫无年味而言,只有说不出的苦涩。 尽管万分不情愿,杨炳龙还是在朋友圈发出了一条转让申请,寻求地库孵化器的接手方。他写道: “地库”创立4个月,烧了100多万元,现在沦于只能等待外人来结束“地库”的生命……那种滋味是我这辈子的动力。 地库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自开业以来,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就从建成时的热闹繁华变成了后来的萧瑟冷清。 2015年上半年,杨炳龙租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地下室,颇费心思地装修出了5个办公室和70个开放工位,并取名为“地库”。 为了运营好这个孵化器,杨炳龙想了很多办法:七夕单身趴、CXO俱乐部火锅趴、精英酒会、旅游沙龙、创业需求调查等,几乎每个星期地库都有活动。 按最初的构想,地库可以容纳20个团队,但是直到100万元的创业本金烧完,地库在最高峰时也才入驻了10个团队。 撑不下去,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迫不得已,杨炳龙发出了转让信息。 地库的落寞收场,引发了无数的唏嘘,然而,仅仅过了两个多月,深圳又一家孵化器倒下。 孔雀机构成立于2010年,其占地面积已发展到3000到4000平方米,拥有22家联盟企业,该平台上的孵化项目达到三四十个,堪称深圳最大的孵化器之一。 然而,它却因为无法支付租金,连续三个月拖欠租金以及物业管理费用,遭到中正物业的强行拆除。 一时间,唱衰声此起彼伏,甚至有人撰文断言深圳孵化器遭遇倒闭潮。 “孵化器数量已远高于创业项目的需求量,很多孵化器、众创空间根本不知道在做什么。”深圳硬蛋科技副总裁刘宏姣说。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糟糕?是仅仅在深圳,还是全国的孵化器都陷入了险境? 孵化器太多了? 2015年国内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深圳排名第三,其创业氛围可见一斑。深圳也是全国孵化器的一个重地。 然而,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创业者有1万余人,能容纳上千人的孵化器就有一百多家,每家平均不到100人。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全国的孵化器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全国所有省市当中,北京和广东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地区,数量上也领先于其他省份。 其次,孵化器主要靠沿海地区分布,同时向内陆城市辐射。除了北上广外,二线城市对于孵化器的建设热情也是水涨船高。 以西安市为例,在三月底的西安创业孵化推进会上,西安一次性发放了895万的财政补贴。根据孵化基地面积、入驻企业数量和吸纳就业人数等情况,西安市政府给予20万—50万元不等的财政补贴。按照各孵化器提交的资料,符合要求越多,拿到的补贴就越多。 政策的号角吹得正猛,政治、资本、社会氛围、技术发展等多重因素促进了创业环境的发酵,使得近年来孵化器市场处于持续增长。 事实上,在2015年,国内的孵化器数量迎来了爆炸。 今年1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接受采访时透露,截至2015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近3000家,面积超过8000万平方米,除此之外还有众创空间2300多家。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国家。而在之前28年国内的孵化器数量总计还不到1600家。 因此,圈内也传出了一个段子:孵化器太多,创业者都不够用了。 尽管如此,孵化器仍然保持着增长的势头。艾媒咨询综合数据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孵化器数量将接近5000家。 数量的激增,直接引发了孵化器的生存问题。 不少孵化器的工位还处于空窗期,入住率不超过40%。许多孵化器名气不够大,位置偏远,对创业者来吸引力乏乏。而2015年下半年资本寒潮的来临,致使有工位需求的创业团队越来越少。 除了前文提到的地库和孔雀机构外,上海八六三软件孵化器2月份两股东退出并转让股份,一些大大小小的众创空间也面临着生存危机。一些原本免费提供办公场地的孵化器也扛不住压力开始收取租金费用。 这不禁让人深思,是因为孵化器太多了吗? 国内孵化器的困境 孵化器这一概念最先起源于美国,是指一个集中或虚拟的空间,在企业创办初期时,为其提供资金、管理等便利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 第一家孵化器“贝特维亚工业中心” 1959年在美国诞生,而中国的第一家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中心”则创立于1987年。 目前,根据服务功能不同,孵化器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以租金收入为主的1.0阶段;提供专业化软服务为主、租金收入为辅的2.0阶段;和提供多样孵化模式,聚焦在创业者个性需求上的3.0阶段。 对于所有孵化器而言,活下来都是第一要素。 孵化器的盈利方式主要有5种:租金类收入、政府补贴、股权收益、服务类收入和投资收益(具体描述见下表格)。一个孵化器可能采用其中一种或多种途径,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改盈利方式。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服务类和租金类收入门槛最低,但也是变现能力最弱的两种方式。毕竟盈利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创新工场的孵化业务从2009年开始,直到2015年才开始实现盈利。 一旦没有资金支撑,也许就像前文提到的那几位一样,要么转让,要么退出,夸张一点甚至被强拆。受限于孵化器本身的性质和创企成长规律,无论采用哪种商业模式,都很难在一到两年内实现快速变现。 而在最初成立时,不同的资本支持方,就已经引发了孵化器在服务和目的上的根本差别。 一般说来,孵化器背后的资金来源有四种途径:由政府或非盈利团体主办;由大学主办;私营企业或个人投资者主办;由政府或基金会等非盈利团体出资、私人经营的复合型孵化器。 (编辑:源码门户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