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门户网 (https://www.92codes.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洗脑广告 VS 走心广告,谁更胜一筹?

发布时间:2020-01-10 19:32:49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做站长
导读:副标题#e# 洗脑广告让你记住卖点,走心广告让你记住情绪。两种类型的广告适用于不同的产品,需要根据产品类型做出选择。 前几天刷公众号文章时,意外看到了一个名叫《牛坚定的账本》的视频,视频将近9分钟,在注意力稀缺、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竟然从头到尾

最大的致命点就是情节和品牌的关联性不够强,上面《牛坚定的账本》和同城艺龙业务相关的情节,也就是“小孙子说已经拿手机把票定好了”,但是也没有很隐匿的告诉你用了哪个软件,直到最后才知道原来是同城艺龙。

再看《世界再大,也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父母为了教远在国外的儿子做番茄炒蛋,凌晨四点下厨演示”,和招商银行有很大的关联吗?直到最后才知道原来广告主是招商银行,为了宣传“留学生卡”拍的视频。

这个短片,我很久之前就看过了,情节确实记忆犹新,但就是想不起“金主”是谁了,也是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把短片又翻出来看了一遍,才知道原来是招商银行。

除了情节的关联性不够强之外,还有短片发送出来的品牌信息太弱了。往往都只是在最后的一个画面留下一个logo,几分钟的视频,留给品牌符号的时间就几秒种,记不住,也是难免。

可是,情绪是易逝品,睡眠者效应告诉我们,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看视频的时候,可能我们很感动、很激动,但当看完之后,再过上一阵子,我们又会回归于平静;记得其中的大致情节,却记不住品牌。

有人可能会纳闷,为什么我对《啥是佩奇》中的佩奇记得那么深刻?

人家短片名就含有佩奇的字样,剧情又是紧紧围绕“啥是佩奇”展开的,剧中不知道出现了多少次和佩奇有关的事物,又加之在视频发布之前,人家就已经火爆全网了,你想忘记都难。

洗脑广告 VS 走心广告,谁更胜一筹?

还有人可能会纳闷,为什么佩奇在短片中出现了那么多次,我不讨厌反而更喜欢呢?

没办法,人家是IP,自带可爱。

以上,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走心广告让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是短暂的”。

二、走心广告比洗脑广告更具有传播性

1. 洗脑广告

你有主动在朋友圈或者其他平台分享过洗脑广告吗?如果有,我想也会附上一句吐槽的话,当然,营销圈内的人除外。

这会对洗脑广告产生什么影响呢?几乎完全得依靠自传播,自己花钱传播,毕竟,洗脑广告想要实现效果,不仅需要不断的重复,还需要大范围的覆盖。

既然没人愿意主动分享,那就只好自己通过购买媒介来达到目的了,否则会死在摇篮里。所以你就看到在世界杯期间,在电梯里,洗脑广告横空出世,让你脑袋里嗡嗡叫。至于,要花多大的成本,肯定是笔不小的数目。

对于王老吉的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让很多人争相模仿,纷纷打出“怕xx,xx”等类似的口号,但是效果并不好,因为他们只看到了王老吉人前的风光,不知道人家背后花了多少广告费,盲目的模仿,只有死路一条。

以上,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洗脑广告的效果都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2. 走心广告

走心广告较受大家欢迎,它也是自传播,不过是自发传播,金主把短片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一发布,粉丝们如果与剧情产生共鸣了就会纷纷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最终引发全网传播。

相信各位也为那些视频的刷屏,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就是一个比较喜欢分享的人,有时候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文章、视频都会分享至朋友圈,借此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

表达、分享是人本能的欲望,看看那些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很挣扎的在表达某些想法,尽管没有人能理解他。

当然,不是任何信息都能让人主动分享。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乔纳·伯杰在《疯传》一书中写道,让人主动传播的信息遵循6个原则,分别是社交货币、诱因、实用价值、情绪、公共性和故事。

而这类品牌推广视频大部分都遵循了情绪、故事、公共性、社交货币几大原则,几分钟的剧情就像在讲一个故事,里面的情节也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不仅让人沉浸其中,还能够激发大家的内在情绪,甚至表达了大家压抑已久的想法。

以上,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走心广告可以引起消费者的自发传播”。

三、Boss直聘比铂爵旅拍更适合用洗脑广告

任何一件产品,可以说都具备三种价值,分别是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精神价值,很多人在不停的吹捧产品的功能价值,但消费者还是没有多大感觉,往往是忽略了产品的情感价值和精神价值。

而一件产品的情感价值和精神价值,一定程度上取决它属于哪一品类和品牌方赋予的价值。当其他冰淇淋只是冰淇淋的时候,哈根达斯把它比作爱的证明物,“爱她,就送她哈根达斯”。

你以为哈雷摩托车只是摩托吗?

不,他还象征着自由、个性、独立、进取和品位。

不同品类的产品在三种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也是不同的,一

般具有社交属性的产品,消费者更在乎其情感价值和精神价值,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买几千上万元一件的衣服,也买几块钱的垃圾袋。

我们再回到Boss直聘和铂爵旅拍,不难看出,铂爵旅拍比Boss直聘更具有社交属性,大家用Boss直聘只是为了找工作,而婚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象征着浓浓的爱、温馨和幸福。

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关于Boss直聘,你的推广内容有多洗脑没多大关系,关键是功能能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即使当时非常厌恶,过后也会慢慢平复。

洗脑广告 VS 走心广告,谁更胜一筹?

而关于铂爵旅拍,消费者相对会比较在乎它整个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他们更想找情感和精神与自己比较契合的品牌,即使厌恶的情绪时间长了会平复,但每每想起,多多少少心理还是会有些抵触。

同样,走心广告更适合社交属性比较强的品牌,999感冒灵、同城艺龙的广告拍的再感人,你下次去买感冒药的时候,会二话不说就拿999感冒灵吗?应该是不会的,你更在乎的可能是药的效果。

你下次去买车票的时候,会选择用同城艺龙吗?应该是不会的,你可能更注重的是购票体验、平台优惠和个人习惯。

当然,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性,不能全盘否定,我们只是在试图寻找最佳结果,让发送出的信息发挥最大的效果。

以上,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洗脑广告更适合功能型产品,走心广告更适合有社交属性的产品”。

四、用品牌三段论看洗脑广告和走心广告

一开始,消费者和品牌是没有联系的,让一个陌生人掏钱买你的产品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怎么办?

首先让他认识你,然后让他了解你,接着再让他认同你,之后让他买东西就不是难事了。

洗脑广告 VS 走心广告,谁更胜一筹?

从品牌的角度讲,就是消费者从陌生到购买,要经过三个过程,分别是认识、认知和认同。要实现这三个效果,品牌就需要发送不同的信息给消费者。

品牌是先通过品牌名称、logo、产品包装等符号信息让消费者认识;然后再通过品类属性、功能利益等利益信息让消费者认知;最后再通过品牌形象、品牌故事等意义信息让消费者认同。

认识、认知和认同是环环相扣的,从认识到认同,要一步一步来,每个环节发送相对应的信息。当消费者还不知道你是谁的时候,你跟他谈利益、聊品牌故事,他多半不会搭理你。

(编辑:源码门户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