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朋克硬核拆解:Linux服务器实战
硬件朋克不是装机,是用最原始的手段把服务器拆得只剩骨架,再用代码和逻辑重新拼起来。 拆解一台Linux服务器,就像在废墟里找零件。主板、内存、硬盘、电源,每一颗螺丝都可能藏着故事。 你不需要显卡,不需要显示器,只要一个能跑内核的主板。BIOS设置成无头模式,让系统自己启动。 硬盘要选老旧的SATA接口,因为它们更稳定,也更容易被Linux驱动支持。RAID卡可以不用,直接用软件RAID。 AI绘图结果,仅供参考 内存条要挑有ECC校验的,哪怕价格高点。服务器不是游戏机,稳定性比性能更重要。 电源要够大,但别买太新的。老电源虽然笨重,但可靠性强,故障率低。插头要换成工业级的,避免电压波动。 安装Linux时,不要用图形界面。命令行才是硬核玩家的战场。手动分区,自定义内核参数,一切都要亲手掌控。 驱动要自己编译,别依赖预编译包。内核版本要选稳定版,不要追求最新。硬件朋克的信仰是“可控”。 网络配置要写脚本,别用DHCP。静态IP、路由表、防火墙规则,全部手动写入配置文件。 给服务器加个铁盒子,不求美观,只求防尘和散热。硬件朋克的哲学,是把科技还原到最本质的状态。 (编辑: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