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门户网 (https://www.92codes.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建站资源 > 经验 > 正文

咕咚CEO:如果当年柯达肯做数码相机,诺基亚肯做安卓手机……

发布时间:2016-09-01 10:20:24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创业邦
导读:“用的咕咚啊,我朋友圈还有张穿他们绿T恤跑步的照片,我之前还有一个他们的手环呢。他们公司做得怎么样啊?”表姐回答。

2012年,咕咚就发现,手环用几个月,用户就不用了,我每天走1万步,又怎样呢?一点都不cool啊!但是朋友之间的社交关联,会刺激用户持久用这个东西。体育本身有竞技性,要挑起竞争,要晒图。“你看,你走了1万步,我走了1万5千步。”

这也符合咕咚的初心“让运动更好玩”,好玩才能坚持,反正让用户动起来再说。

咕咚还组织有各个城市的跑团,通过组织性,组织压力,来让用户互相督促,动起来。

咕咚CEO:如果当年柯达肯做数码相机,诺基亚肯做安卓手机……

在目前市场上的同类竞品中,咕咚的赛事是做得最好的,有线上马拉松、城市微马、创业跑等等。

赛事不太好做。因为不太好赚钱,赛事讲究的是IP,有IP才能赚到钱。申波的看法略热血——赛事IP都是外国的,像中国制造品牌的崛起一样,中国自有赛事IP也应该崛起。

赛事IP肯定是有价值,但需要养,赛事需要人参与,咕咚做IP天然有优势(咕咚6000万用户位列行业第一)。

可以和现有线下IP合作,把线下IP搬线上,帮忙运营,做赛事服务商。还可以自己做自有IP,比如咕咚的Running Girl等。

“人群+持续养,color run不是一开始就火的,要让用户持续知道,我们的Running Girl也是几季几季的,和超级女声一样。”

申波还认为,体育要分级,运动员分一二三四级,总有一些用户,到一定水平想参加比赛,要给他机会,这也符合进阶体育的特点。用户可以分级参加咕咚的不同赛事。

咕咚CEO:如果当年柯达肯做数码相机,诺基亚肯做安卓手机……

邦哥了解到,咕咚商业化的方式是“广告+电商”。申波称,咕咚电商并没有多大压力,转化率销售额是社区转化,自然而然的,大环境也是这样。

电商的做法是第三方平台+自有咕咚品牌。咕咚的自有品牌,咕咚速干跑步T恤已卖出几十万件。因为跑步人群基数最大,所以咕咚最先做跑步人群,出了速干衣裤、帽子、袜子、臂带等等。

“虽然流量还是没法和大平台竞争,但是我们的价值是智能分析推荐,根据用户行为,频次、位置来推荐适合的跑鞋等等。”

创业者说

变与不变:

理念一直没变,就是“让运动更好玩”。

通过乐趣、快乐,来鼓励用户形成运动习惯。2010年没有移动互联网,那会儿叫运动+社区,后来2011年我们最早做可穿戴设备,是手环+App,后来做App+第三方数据服务。

就是增加运动次数、频次,让用户随时随地运动起来,对身体有好处,就完了。

马云创业开始也没想过做支付宝,核心没变,形式变了。

放弃手环:

也有好处。

放弃一颗树木,得到一片森林。

现在App可以接各种各样别人的产品(数据),也可以卖他们的产品。用户量更大了,可以挖掘用户的价值,可以支持很多的手表手环,还能联合其他品牌推智能跑鞋。

运动行业:

分为2012年前和2012年后。

2012年前,08年奥运会,厂商形势误判,觉得运动会火,结果用户需求没起来。正好赶上08年经济危机。积压了大量库存。

2012年之后,行业开始返转,运动品牌开始快速发展,安踏最大,2015年销售突破了100亿元。

促进运动行业发展的三个便利条件:

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体育产业就会爆发;

2014年,政策支持,希望10年后体育产业做到5万亿元规模;

移动互联网爆发,用户喜欢晒出去,SNS影响,促进产业发展。

(编辑:源码门户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