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朋克指南:秒建Unix容器环境
硬件朋克不靠软件堆栈,只靠手里的螺丝刀和焊枪。我们相信,真正的自由来自对硬件的掌控,而不是依赖某个发行版的包管理器。 AI绘图结果,仅供参考 你不需要一台服务器来跑Unix容器,一台旧笔记本就能搞定。拆掉不必要的部件,把硬盘换成SSD,装上一块便宜的主板,这就是你的硬件朋克实验室。 安装一个轻量级的Unix系统,比如OpenBSD或者FreeBSD。不要用那些臃肿的桌面环境,命令行就是你的王座。编译内核的时候,记得关掉所有不必要的驱动和模块。 容器不是虚拟机,它们是进程隔离的玩具。用LXC或者runc直接在宿主机上运行容器,不需要hypervisor。你甚至可以不用Docker,自己写个简单的容器启动脚本。 网络配置要简单,用bridge模式就行。别搞什么复杂的路由规则,保持一切原始。防火墙用iptables,不要用nftables,除非你想浪费时间研究新语法。 存储方面,用ZFS或者Btrfs,它们是你数据的守护神。RAID不是必须的,但冗余总比单盘强。备份?用tar加rsync,别用云服务。 每次修改配置文件都要写在纸上,别依赖版本控制。这是硬件朋克的传统,也是防止系统崩溃的最后防线。 硬件朋克的世界没有“一键安装”,只有手动操作和反复调试。但正是这种过程,让你真正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编辑: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