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装便宜货 小区电子眼沦为二五眼
张昊是一家安防监控设备公司的业务员,他说,他在接待客户时,一下子就能分出哪些是单位的,哪些是开发商。据他介绍,本市的相关办法中,对住宅区安全防范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对监控设施一项,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所以,用什么档次的设备,完全由甲方选择。开发商在买设备时,专捡便宜的买。 根据张昊的介绍,安防监控设备品牌不同,价差也很大。比如一套相同配置的正规索尼、三星设备,比一些杂牌产品,要贵两三倍,如果配制监测点再有差异,价差就更大了。根据张昊的了解,有的小区,十几万平方米,花了40多万元,而大部分小区的开发商,多选择10万左右,甚至七八万元的。 “一分钱一分货,你想想,一个10万平方米的小区安装60个摄像头,每个摄像头1000元;另一个同样规模的小区安装15个摄像头,每个摄像头300元,监控范围、效果和使用寿命能一样嘛。不夸张地说,有的小区安装的高清摄像头,镜头拉近后,地上报纸上的字都看得清;而有的小区号称用的也是高清的,但你举着A4纸那么大的字,它都看不清。这里面的差别大了去了。”张昊进一步解释说。 物业不愿掏腰包 三五年没人修没人换,系统就瘫痪了 因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小区安防监控设备在后期使用和维护中,经常需要整改和扩容,再加上部分摄像头等设备都在室外,老损得也快,因此,小区安防监控设备每年的养护费用比较高,张昊介绍说,一个十几万平方米的小区在五六万元至20万元之间。 “这笔费用属于小修,不在公共维修资金的范畴内,一般由物业来出。现在,多数小区聘请的物业都是包干制,就是说,除了支出,正常支出,业主交的物业费剩多剩少都是他的,在这种制度下,虽然北京市的物业服务标准中都有相关规定,但为了多剩利润,物业公司都不会主动去修,这些设备的使用寿命多在3至5年,没有修、没人换,整个系统很容易就瘫痪掉了。”北京物业业主工作室负责人邵里庭说。 大兴区宏大北园业委会主任陆军港所在小区入住后,老物业就没修缮过监控设备,小区被盗事件几乎每周都有发生。前不久,他们采用酬金制的方式选聘了新的物业公司,还花了十几万元添置了新的安防监控设备,现在小区安全明显改观,但业主所交的物业费并没有提高。“因为以前的物业费,加上小区增值收入足够支撑这笔费用,只不过物业公司没用到这上面,自己留下当利润了。” 陆军港一针见血。 “政府虽然要求物业公司要公示钱都花哪儿去了,但大多物业公司都草草应付,业主要么没时间看、要么看不懂,也都马马虎虎过去了,等丢了东西,出了问题,就只能和物业公司扯皮。现在政府倡导第三方监管,业主可以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来替他们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进行监管,这样,物业公司就不敢把花在安防设备上的钱截留了。” 黄传炜建议。 (编辑:源码门户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