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下乡记:信号满格还是满格焦虑?
信号塔架到村口那天,老李头蹲在田埂上抽完最后一根旱烟,眯着眼说:“这玩意儿能比锄头实在?”他不知道,自己的孙子正在屋里刷直播卖红薯,一场卖了三百斤。移动互联下乡,不是技术的胜利,是生活的重构。 村里通了5G,不等于村村都懂5G。有人以为是“五代手机”,有人拿来炒菜时当支架。但别笑,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把技术嵌进了日常。微信群里喊一声“收玉米”,半小时全村出动;抖音直播里喊一声“咱村山泉水”,订单比山泉还涌。 AI绘图结果,仅供参考 信号满格,焦虑也满格。村支书说,以前村里最怕停电,现在最怕断网。断一天,鸡飞狗跳。农产品订单卡住、远程会议错过、连留守儿童想爸妈,都只能干瞪眼。网一断,不只是连接断了,是希望断了。 有人开始怀念“无网时代”。那时候,鸡鸣狗叫是闹钟,晒谷看天是预报。现在,手机一响,魂都被勾走。年轻人低头刷短视频,老人蹲墙根看热闹,孩子盯着屏幕学说话。移动互联来了,注意力也走了。 但没人能否认,它改变了乡村的节奏。卖菜的王婶学会了用二维码收款,老支书在快手开直播讲村史,连村口杂货店都贴着“扫码送鸡蛋”。这不是科技入侵,是乡村在借网重生。 硬件朋克不信“技术至上”,只信“技术在脚下”。不是所有光纤都要埋进水泥地,不是所有基站都要盖得像纪念碑。有时候,一根网线绑在电线杆上,也能撑起一个村的未来。 信号满格不是终点,是新焦虑的起点。但焦虑背后,是希望在闪烁。就像老李头后来摸着孙子的手机说:“这东西,比牛还听使唤。” (编辑: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