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门户网 (https://www.92codes.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一文读懂to B运营(上篇)

发布时间:2019-07-17 23:54:59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三节课
导读:副标题#e# 从to C到to B,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主角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2018年下半年,以腾讯为代表的一众互联网公司,开始在to B领域发力。9月30日,腾讯宣布调整组织架构,成立全新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并且宣布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

如下图所示,在整体运营逻辑上,硬件产品业务与服务型业务的to B运营逻辑基本相同,都是在获得新的销售线索后引导用户付费,用户付费后买产品后,进行服务。

一文读懂to B运营(上篇)

同样的,硬件产品的to B运营逻辑也是重视用户的续费,服务环节是运营逻辑中的重心。

硬件产品与以SaaS为代表的服务型产品在运营逻辑上没有太大不同,但运营方式上会出现一些差异。差异的原因在于,用户在购买前对产品的体验场景不同——

SaaS产品可以通过网站体验产品功能,人力服务型业务也可以通过网站了解该业务所拥有的资源、成功案例,而硬件产品的体验场景主要在于线下。

我们以面包烤箱为例。面包店是商用烤箱的主要用户群,烤箱生产厂家可以通过阿里巴巴等电商网站发布产品信息,把烤箱的样式拍照上传,说明具体的技术规格、能耗等信息,但这并不能带给用户直接的体验。

硬件产品的直接体验场景在哪呢?还是在于线下场景,面包烤箱的生产厂家通过展会等形式,让客户亲眼看、亲手摸,甚至在现场做面包,这样才能让用户真实体验到产品的功能。

由于体验场景在于线下,所以to B的硬件产品在获客渠道上仍然以线下渠道为主,并且在激活环节上,什么时候让用户感受到产品功能呢?只有在把硬件产品买回去、用于生产环节时,才真正能验证这个产品是不是好用、是不是够用,最终通过使用真正的激活用户。

所以,to B硬件产品的激活环节其实是在付费之后,也正是因为如此,初次购买的用户并不会批量购买,而是在使用过程中建立信任,因此我们说,to B硬件产品在复购环节、也就是服务环节的运营上,更加重要。

to B业务不同产品阶段的运营增长逻辑

to B运营的增长逻辑主要指的是用户量和销售额的增长。如下图所示,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用户量和销售额的增长划分为产品开发期、市场验证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一文读懂to B运营(上篇)

无论是平台型、服务型还是硬件型,这3种to B业务的发展周期仍然与这5个阶段相匹配,同时,在不同阶段,也会体现出不同的运营增长逻辑。

1)产品开发期的运营增长逻辑:用户需求调研

产品开发期是将创意落地到产品的环节,由于没有正式的产品提供给用户使用,所以谈不上用户量和销售额的增长。

那么在这个阶段,to B运营的职责是什么呢?连产品都没有,该怎么运营?

在这个阶段,运营其实有2个职责,一是了解市场现状,主要做竞品调研和市场需求调研。通过调研了解竞品的功能、竞品传播的价值点、竞品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及核心诉求等方面;另外还要了解市场的潜在规模和发展趋势,判断是否有发展空间。

另外一项职责是用户调研,to B运营的用户调研与to C运营的用户调研有比较大的区别,因为企业服务产品的使用并不是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用户企业的决策链决定的。

简单的决策链条包括决策者(老板)、使用者(员工)、需求方(部门主管)来组成,而复杂一些的决策链条,还要考虑到采购、财务等因素。

重点考量的其实还在于决策者、使用者和需求方这3个层级,例如钉钉是一个企业办公管理软件,用户决策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老板让HR部门看看有哪些可以用的办公管理软件,HR部门的负责人经过一番调研后,跟老板汇报了几种主流的办公管理软件,经过一个个产品的沟通洽谈,最终选择了钉钉。

这是购买决策环节,但是我们说了,几种to B业务类型的运营重心都在于服务,或者说客户成功环节,那么到了购买后,钉钉的客户成功就开始与企业用户的HR部门进行对接,沟通最频繁的还是HR部门的员工。

如果产品体验好,员工的工作效率会提高,如果产品体验不好,员工就会开始抱怨,并且没有体现什么产品价值,反而会浪费一些资源。

员工的使用会逐层反馈到老板那里,如果是负面的反馈,还能复购么?从正常的运营逻辑来说是不能了。

所以,在开发期的调研环节,to B运营需要关注3类人群的调研:决策者、使用者、需求方。

那么,对这3类人群调研的侧重点有哪些呢?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归纳:

a.决策者:看重产品能够为企业带来的实际价值,决策者关注的重点无非两个,一是多赚钱,二是少花钱。从这两个方面去做调研,了解决策者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关键环节在哪里。

另外,除了产品价值外,决策者还关注同类产品之间的对比,如果产品功能高度重合,决策者并不会关注哪个产品的体验更好、UI更好看,而是会关注哪个产品的功能更多,价格更低,服务更好。

b.使用者:使用者的需求其实与C端用户的需求很类似,就是看产品能不能解决某个场景下的问题,使用是不是流畅,关注功能的同时,也会关注使用体验和UI设计等方面。

而在调研时,从产品价值角度来说,使用者调研是对决策者调研的一个补充,比如老板提出我现在的获客成本太高,这是一个模糊的需求,使用者调研需要找出成本高的具体原因。

c.需求方:需求方一般是使用者的上级,在大型企业中,会有专门的采购部门来扮演这个角色,更多的还是由需求部门的主管或经理来充当这个角色。

(编辑:源码门户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