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门户网 (https://www.92codes.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云战争进入中场 什么才是制胜要素?

发布时间:2019-07-11 02:00:28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腾讯科技
导读:副标题#e# 腾讯采用一贯的生态打法,强调C2B,前方拿单速度飞快;阿里一边喊被集成,一边整合钉钉进入云业务。新的变量仍在搅动市场,大局未定 2016年,一家处在上升期的电商搞双11大促,用了好几家云服务商的CDN。11月11日晚上,技术负责人直接把各家的架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qem6rq2

腾讯采用一贯的生态打法,强调C2B,前方拿单速度飞快;阿里一边喊“被集成”,一边整合钉钉进入云业务。新的变量仍在搅动市场,大局未定

2016年,一家处在上升期的电商搞“双11”大促,用了好几家云服务商的CDN。11月11日晚上,技术负责人直接把各家的架构师拉到会议室,围坐在一起。负责人轻描淡写:“你们都盯着控制界面,哪家出了问题,直接切走。”

“切个CDN也就几分钟的事。那天晚上真的就有两家公司出了问题,直接切走了。”一家云服务厂商的架构师回忆起当晚,仍觉得后怕。此后三年,这位架构师逢大促都去客户那里驻场,眼见着会议室里的同行越来越少,自己也越来越清闲:“技术基本成熟了,提前做预案,一般没啥问题。”

小会议室里的轮转也是中国云计算战争的一个缩影。三四年间,大浪淘沙,小玩家退场,大玩家加码。技术成熟度进一步提升,局部战场拼刺刀也拼得更狠了。

五大变量

伴随云计算从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向传统行业渗透,这场战争的变量也越来越多。

其一,传统行业上云的速度加快。无论是阿里云、腾讯云,还是华为云、电信云,在传统行业面前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垂直领域,考验的是各家快速理解行业、打造标杆案例,并把成功案例推广、复制出去的能力。

其二,虽然初步触云,但很多企业出于安全和稳定性的考量,更倾向于选择私有云或者混合云,这与互联网企业多使用公有云服务有很大不同。比如金融、政务、交通等行业,都更倾向于使用私有云部署。这给了各大云厂商新的卡位空间。

其三,各行各业对于云的需求更多样。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结合细分场景的SaaS成为新的需求。伴随中国市场人口红利逐步减退,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使用SaaS的意愿越来越强。

其四,国外巨头觊觎中国市场,国内大厂出海布局全球。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等厂商通过自建、合作并行的方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海外市场是一块大蛋糕,但想要吃下并不容易。一方面有AWS、Azure、Google Cloud等巨头盘踞市场,另一方面,合规、本地化等问题也考验着中国玩家。在这种环境下,云计算厂商找到自身差异化竞争的优势至关重要。

其五,呼之欲出的5G商用正在给云市场带来新的变数。5G可以大大降低数字通信的成本,提升数据从云到端的传输速度和质量。5G商用时代的到来,将会扩展云计算的服务边界,市场需求会进一步扩大。比如,云游戏、VR/AR、高清视频、物联网等场景将迎来爆发。

生态制胜

基于这五个变量,云计算厂商也在调整策略和打法。云服务背后的生态或将成为接下来市场争夺战的决定力量。

云计算下沉到金融、政务、医疗、零售、教育、交通等各种行业场景。这不仅需要云厂商提供基础技术能力,也需要结合具体场景,提供更细分的服务和铲平:在某些场景中,需要客户和云服务厂商一起做解决方案,在中长尾客户群体中,需要服务商做支持和服务。有时候,客户也会需要云厂商提供云服务以外的商机、流量、运营等支持。这些都非常考验云厂商在企业内部和外部整合、搭建生态的能力。

阿里云起步早,三任领导人实际上也代表了三个发展阶段:王坚的理想主义略显悲情,但也是他保住了阿里云的火种,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候,胡晓明的商业气质则带领着阿里云快速抢下了市场,实现商业化。等到张建锋接手的时候,阿里云已经过了“一骑绝尘”的时期,增速放缓,进入了内部协同整合、外部建生态的时期。

阿里巴巴的生态以电商商家为主,加上早年阿里试图在云计算的全产业链布局,实际上阿里云的生态培育不算好。阿里云试图调整打法,张建锋在今年3月的云栖大会上喊出了 “被集成”,让合作伙伴来做SaaS。

行业都知道SaaS利润高,但是SaaS覆盖的场景太细了,加上国内企业使用SaaS的习惯还不成熟,所以这块蛋糕大但不容易吃下来。阿里、腾讯这样的大玩家要进入SaaS市场,只能用人海战术来铺,关键是投入这么多的人力、财力去铺,还不一定做得过创业公司。所以不如做生态,合作也好、投资也好,大家有钱一起赚。

尽管阿里高喊被集成,不做SaaS。但行业人士会反问“钉钉是什么?”。今年6月,阿里宣布钉钉并入阿里云。显然,阿里不会放弃“钉钉”的战略地位。钉钉之于阿里,就像Office 365之于微软,企业微信和小程序之于腾讯,都是2B再2C的超级SaaS应用,能够真正形成B 端生态,带来更多商业化想象空间。从目前来看,钉钉的市场覆盖范围仍然有限。企业微信跟微信进一步打通后,增势显著。

腾讯云起步晚,但增速快,现在已经占据了“中国第二、亚太第四”的市场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其生态的助力。可以说,腾讯多年的生态布局,为其打下B端市场争取到了时间和空间。

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中,腾讯的业务场景是最多样的,游戏、即时通讯、资讯、视频、金融,每一个场景都是数亿的用户,这背后是音视频、通讯、安全、内容分发、用户管理等各项能力。比如,微信和QQ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的VoIP(基于IP的语音传输)音视频通话用户数,“春节红包”经历过千亿次并发消息传输的考验,这些是其他厂商所不具备的能力。技术的健壮性都是从各种场景中磨练出来的,毕竟自己踩过坑才知道怎么绕着坑走。

唱空者认为腾讯只懂消费互联网,而没有B端的经验,但哪个玩家不羡慕微信的11亿用户池?腾讯在C端的工具、运营经验和技术积累,都可以对外输出。所谓的“C2B”正在实打实地给腾讯云带来订单。

很典型的例子是“粤省事”,通过微信小程序承载政务服务的方式,其便利性被公众认可了,普适性也被政府认可了。腾讯最近在政务领域接连拿下数亿量级的大单,这说明标杆案例是有示范作用的。

“粤省事”体现的不仅仅是腾讯的工具能力,也是运营能力。传统行业之所以喜欢从互联网公司挖人,就是因为自己的人完全没有互联网know how。公众号怎么排版、怎么取标题、发什么样的内容是用户喜欢的?有C端运营经验的人才知道。互联网玩家对于用户需求和场景有天然的敏感。另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微信扫码购,这就是一个基于零售场景的互联网化创新。

(编辑:源码门户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